如何培养孩子逻辑思维?

孩子的逻辑思维其实可以理解为 孩子做事情更有条理性。


家庭肩负着抚养和教育孩子责任。

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可以提供给孩子身心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最终学到一系列的技能让他们可以逐渐独立于家长而茁壮成长。

其实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就是创造出一个帮助他们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的环境





孩子从小的衣食住行就一直依赖家长,今天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去哪里、干什么都不是由自己决定的。

所以,他们本身就缺乏一种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

这种不确定感和一个健康的个体应该是一个主动和周围环境发生联系的看法是相悖的。

另外,一个未知的、无常的、混乱的家庭环境更是增强了孩子的无助感和不确定感,阻碍了孩子对自己行为和感情的调节能力的发展,对他们以后健康发展的各方面都不利,包括学业。

所以,我们需要从小就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固定的日常行程、例行程序。日常程序很简单,就是先干什么、在干什么。日常程序有很多,分成三类:

1. 每天的日常程序

起床日常程序、吃饭日常程序、出门日常程序、睡觉日常程序等。

比如睡觉的日常程序可能是:洗澡、穿睡衣、刷牙、讲故事、睡觉。


2. 每周的日常程序

比如周六需要做家务、每周日都会带孩子去游乐场或者去早教等。

当然,每个家庭都不一样。


3. 其他日常程序

包括节假日,寒暑假等。





2、日常程序的好处是可以给孩子提供:

1. 平稳过渡。

日常程序被很多研究证明可以促进孩子平稳的过渡。

比如,两三岁的孩子玩的正高兴,你一看表,九点了,该洗漱睡觉了,如何让孩子乖乖的按你说的去洗漱睡觉。

这就是所谓的“平稳过渡”

2. 独立。

如果日常的行程和每一件事情的程序可以被固定下来。

孩子可以很清楚今天都要做什么,每一件事的程序是什么,那么他们很多事情就可以独立完成。

同时这种秩序感可以让他们了解做任何事情,需要先制定一个计划。

3.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

每天可以按时睡觉、早睡早起、吃饭前洗手、睡觉前刷牙、户外运动。

日常程序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受益终身。





日常程序还能给家长省很多心,减少家长因为训斥抱怨孩子而引起对孩子的反感。

这样有助于健康的养育模式,同时也给家长一种秩序感、轻松感,现在社会的家长真的实在是太忙了。

比如晚上睡觉时间不规律,孩子睡觉难,早上起来该上幼儿园了,孩子却赖床不起。

有多少家长是大声呵斥孩子“怎么还不起床”“怎么还没穿好衣服”“怎么还没刷牙洗脸”,然后十分慌忙,匆匆冲出门,再冲向幼儿园、最后冲去上班

高兴了吃饭前孩子不用洗手,不高兴了呵斥孩子去洗手,那么你不高兴的那天,难免又要训斥孩子。

而孩子本身没错,这个没编进他们的日常程序里,被训斥的孩子要哭要闹,然后家长又上升到哭闹的问题来训斥孩子……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例子。

但是其实很多事情可以通过养成一个固定的习惯来解决很多不必要的冲突,也可以为家长省出一些可以做自己事情的时间。





3、日常程序的制定和刚开始的执行可能会有些痛苦,但是一旦养成习惯,家长和孩子就可以长期收益。

如何制定日常程序?

我们需要先落实到纸上,就像做一个计划一样。

为什么要费时费力来做这个东西,是因为,仅仅口述,孩子的working memory还在发展阶段,他们是很难记住的。

所以如果做成简单易懂的计划就很好执行。

1. 对于日常程序,家长一开始可以挑出你认为最有用的2-3个时间段

比如,早起程序、收拾玩具、睡前程序。网络收集图片,或者使用自己孩子的照片来制成卡片,甚至可以拿去过塑。

然后从左到右依次贴到墙上。也可以先在墙上钉一张大白纸,再使用双面胶贴上去,这样也方便来回更改。





有三点需要注意的是:

一、卡片的图片必须要醒目并且简单易懂;

二、卡片必须足够大;

三、贴的时候,高度适合孩子的身高。

原因很简单,这是给一个两三岁孩子看的。

2. 对于周行程表,我们可以借助某宝

上面有很多可以粘贴在家里的周行程表,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尽量使用图片卡片为主的方式。

如果孩子到5岁以后,也可以使用文字的方式。

周计划表还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其他计划:

比如周一讲故事、周二听英文、周三自由活动等,这个家长可以根据情况自我调整。





3. 等家长发现这个程序图示的好处后,还可以开发很多这样的类似的程序:

洗手程序(网上很多七部洗手法的图片)

进门程序(换鞋把鞋放到鞋柜里、换衣服衣服挂到衣架上、放书包)

吃饭程序等等等等。





4、小贴士

1. 挂钟。

如果能配合一个挂钟,效果更佳。推荐带秒针的挂钟,这样同时还可以教孩子认识钟表、树立时间观念。

挂钟就挂在刚才的日常程序和行程表旁边。在孩子还不认识钟表的时候,可以教他们:
“长针指到12,短针指到9,就是我们要刷牙的时间”
顺便还教了孩子数字。

儿童挂钟在某宝上应有尽有,家长大可以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图案或者和孩子一起挑选来增加整个事情孩子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2. “五分钟”。

在过渡期的前五分钟,家长需要提醒孩子,我们还有五分钟就要干什么什么了,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

这时候如果有一个计时器,效果更棒。告诉孩子:

“看,我拧向5分钟,当它响的时候,我们就要干嘛干嘛了”。





3.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让他们也参与进来。

这样孩子会更乐于遵守这个计划。选图片也很重要,多选可以增加趣味性、孩子感兴趣的图片。

4. 在刚开始执行的时候,一定要多引导孩子多看流程。

千万不要费半天劲只是做好一个摆设而已,一定要利用起来!

我很了解这个过程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很多很多的耐心,坚持下去,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5. 多鼓励、多表扬孩子





其实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考验家长自己是否是一个有条理、有计划、生活是否规律的人。

家长想把孩子教成“别人家的孩子”

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对自己每时每刻、每天、每年,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规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