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看文言文的学习定位 为了考分还是为了知识

原文标题:高考对古诗词、文言文要求越来越高,该如何重视孩子的古文阅读?来自某自媒体作者。

[惯例发个站内广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免费下载 ]

正文:

针对古诗词和文言文,我们不要因为文言文是中国古代语言,就代入自豪感,觉得非文言文无以表达自己有学问,这其实是一个学科提问。

如何培养孩子的顾问阅读类似于怎么培养孩子英语水平?怎么培养孩子奥数水平?怎么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其实这些提问的性质都一样,答案也是一样的,就是“兴趣至上

相比英语,培养孩子古文阅读更加容易一些,毕竟你不要从头学习ABCD,不要死记数学公式,不要强行去训练自己并不喜欢的课外。文言文的基础构成体还是汉字,只不过是繁体,简化下来和今天的用字没有大的区别,仅仅是一些语法结构的不同。比起汉字根源下的日语、韩语来,文言文不知道简单了多少。

所以培养孩子古文阅读,就要培养出孩子在这方面的兴趣来。有兴趣,那就有动力,没兴趣,踩着他都看不进去。

而兴趣从何而来?一是先天个性,二是后天培养。兴趣是受生活方式影响的。所谓“言传身教”,其实身教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言传。

假如做父母的自己天天打麻将,玩游戏,如何让孩子的心思放到学习上?如果父母自己有时间就看书,或者研究文言文,你说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是不是在成长过程中,自然会对这种优雅的书面语言感兴趣?

文言文相对于其他技能类的学科,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中,其实并不重要。

如果不是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这些专业的人士,文言文在工作中是用不上的。对于爱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当然很重要,但仅仅是属于精神领域的爱好。

而对于其他专业的朋友来说,毕业后可曾使用过一次文言文?就好像很多朋友在毕业后,从来没有使用过英文、数学知识一样。

有很多朋友就觉得这些学科该从万恶的高考中去除,最近经常听到相关的言论。

这些朋友对高中学习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高中学习为什么那么驳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文言后知未来,这种填鸭式的教育为何一直在延续?是没有更好的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吗?

其实高考,只是对孩子们学习能力的一次筛选。

孩子们学习能力分出好坏来,进入相应的大学,学习感兴趣的学科,才能在相关知识专业上走得更远——因为你不但有兴趣,还拥有了高考认证的学习能力。

而学科越驳杂,就越能证明一个孩子学习能力的优秀——注意只是证明学习能力方面的优秀,而并非证明这个孩子的优秀。

所以,别无知地呐喊些什么“这个学科没有用,那个学科没有用”,最好只考你自己擅长的学科,你是不是这么想的?

进入大学之后,才知道高三是知识宽度的顶峰,可是深入社会,这种广博是没有用处的,需要的是知识深度的专精。

而文言文,只不过是知识宽度中的一部分,随着社会往前发展,这类知识科目的未来会越来越狭窄。

别说什么传统知识的重要性,以高考分数为目的的家长们,要认识到大学是为了解决社会技术型人才,即高级劳动力,学古文的出路明显要比其他类别路子窄。

你想培养好孩子的文言文阅读,是为了高考的时候多拿几分,进更好的大学,找到更好的工作,所谓精神领域的拓宽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只不过是附加增值——还是自以为的。

为了高考取得好成绩而加强文言文的阅读,虽然并不是什么笑话,但也不过是应考罢了。对于孩子们而言,现代教育结构尽管有诸多弊端,但其大体还是很科学的。不仅知识面有广度,也更加适合现代生活、现代社会,并且对古典传统也有足够程度的照顾。

也就是说,现代教育体系对文言、传统文化的启蒙、普及、深入,已经做得足够好。

所以孩子们的文言阅读能力,跟着课本按部就班就足够用了。在文言上加强一下,如同在英语上加强一下一样,都是出于某种考量的结果,并不代表所要加强的东西是多么的不可缺少。

别把文言文看得太重,懂古诗词早就不是一个人是否为文化人的衡量标准,这只是少部分人的爱好。它可以充盈部分人的精神世界,但是现代社会知识结构非常庞大,这些年轻的知识体系的表达和解释,所采用的语言是年轻的语言。年轻的语言,有着文言无以比拟的交流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文言的作用连“辅助”都谈不上。

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有太多的材料,谁说一定要中国传统、古典文学呢?

如果想要培养孩子对文言的兴趣,在课本之外读一些叙事性较强且表达通俗的文字,比如《三国演义》、《史记》等,这才是激发兴趣的途径。

除非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又立志往这个逐渐冷门的方向发展,文言文的培养大可不必太刻意。

即使要提升传统文化修养、掌握传统文化知识,通过普通话、现代文字照样可以,并非只有熟悉文言文才可以。

归根结底一句话,你如果真的认为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很重要,就得在孩子们的兴趣上想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感兴趣,再通过生活环境感染他。


相关推荐